《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 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 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黄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致,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经脉分为三阴经和三阳经,三阳经阳气较多.而在三阳经 中,阳明经阳气圾多,尤其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其阳气在六阳经中是最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 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就说明,在50岁左右,肝肾 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都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 和活动障碍,因此.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 病机。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第四个病人是慢性萎缩性PJ炎的病人,我按其至阳、灵 台,压痛非常明显,胃俞也有明敁压痛,因系外地病人,先为 之在上穴拔罐,嘱其回家后每口照此罐印拔10〜15分钟,并 处以辛开苦降中药与服。处理完毕后,我对学生说:“取至阳、 灵台本于《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脾胃关系密切但又有不同,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和《灵枢•五邪第二十》等曾专论之, 治脾病宜甘温,治胃病宜辛开苦降,《伤寒论》的五泻心汤就 是辛开苦降。”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9 min read
神丨'〗(HT 7)在腕横纹尺惻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见图43。 8.脏躁 “脏躁”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其 主要症状是悲伤欲哭,不能自己。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3 min read
推拿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推拿对除骨折、骨病、筋断、皮肉破损以外的脊柱、四肢等关节和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 改变突出物的错位、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促进水肿、血肿吸收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1 min read
出了针.灸、药各有所长,“针灸而不药,药不计灸. 皆非良医”的观点,并创立了灸法的一些原则,1991年我曾 专门撰文《论孙思邈对灸法的贡献》,发表于《山东中医杂 志h 宋朝.王唯一设计铸造了两座针灸铜人,是最早的针灸教 学模型《宋金元时期,是针灸发展的争鸣时期。最有成訧的针 灸医家当数窦杰(字汉卿.后改名窦默).所撰《针经指南》、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黄帝道:大凡治病,必先诊察形体盛衰,气之强弱,色之润枯,脉之虚实,病之新久,然后及时治疗,不能错过时机。病人形七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病亦易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亦为可治;脉来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现象,病亦易治,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气不相称,此谓难治;面色枯槁,没有光泽,病亦难愈;脉实而坚,病必加重;脉与四时相逆,为不可治。必须审察这四种难治之证,清楚地告诉病家。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道:有患胃脘痈病的,应当如何诊断呢?岐伯回答说:诊断这种病,应当先诊其胃脉,他的脉搏必然沉细,沉细主胃气上逆,上逆则人迎脉过盛,过盛则有热。人迎属于胃脉,胃气逆则跳动过盛,说明热气聚集于胃口而不得散发,所以胃脘发生痈肿。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麽病?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1 min read
黄帝道:胜气复气的变化,时间的早晚怎样?岐伯说:大凡所胜之气,胜气到来就发病,待病气积聚之时,而复气就开始萌动了。复气,是胜气终了的时候开始的,得其气之时位则加剧。胜气有轻重,复气也有多少,胜气和缓,复气也和缓,胜气虚,复气也虚,这是自然变化的常规。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6 min read
4、点穴风池、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大椎、肩井、秉风、缺盆、阿是等穴 3、双手掌根揉肩部 4、小鱼际滾颈肩部 5、双手抱揉颈部 6、单手拇指定位旋转推理法(拨筋整复)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1 min read
临床h:针昆仑或解溪穴取效的关键有 三条:一是辨证要准确,风邪外袭者针昆 仑,浊邪t攻者计解溪,反之则难以取 效;二是“按巳刺' 即先用拇指按压. 疼痛减轻后再行针刺,否则辨i£有保,宜 换另外一穴:•:是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金 疼痛处的活动如抬眉、皱眉等,也可让病 人自己用手搓揉疼痛处。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4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