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道:希望听你讲讲用针刺的道理。岐伯说:凡用折的关键,必先集中思想,了解五脏的虚实,三部九侯脉象的变化,然后下针。还要注意有没有真脏脉出现,五脏有无败绝现象,外形与内脏是否协调,不能单独以外形为依据,更要熟悉经脉血气往来的情况,才可施针于病人。病人有虚实之分,见到五虚,不可草率下针治疗,见到五实,不可轻易放弃针刺治疗,应该要掌握针刺的时机,不然在瞬息之间就会错过机会。真刺时手的动作要专一协调,针要洁净而均匀,平心静意,看适当的时间,好象鸟一样集合,气盛之时,好象稷一样繁茂。气之往来,正如见鸟之飞翔,而无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 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 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우리의 열조 때로부터 오늘까지 우리 죄가 심하매 우리의 죄악으로 인하여 우리와 우리 왕들과 우리 제사장들을 열방 왕들의 손에 붙이사 칼에 죽으며 사로잡히며 노략을 당하며 얼굴을 부끄럽게 하심이 오늘날 같으니이다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3 min read
明27尺泽穴 12,腓肠肌痉挛 腓肠肌痉挛,中医叫“转筋”,俗称“小腿抽筋”或“小 腿肚子转筋”。患者常常在睡眠中小腿肌肉突然抽掣拘挛、扭 转急痛,必须忍痛用力伸足,甚至下床挺立才能缓解。此症多 由气血不足,寒湿侵袭或局部肌肉过劳(如游泳、过度运动 等)所致。 承山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3 min read
黄帝问道:五运相互交和主岁,太过不及交替为用,我已经知道了。六气分治一年中,主管司天在泉,其气来时是怎样的?岐伯再拜而回答说:问的多麽英明啊!这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人体的机能活动是与天地变化相适应的。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8 min read
次数越多,龈交异点就越大,我曾见过一位多次腰扭伤的女性— 患者,其龈交异点就像一个微型小辣椒的形状,尖尖的。腰扭 伤好r以后,此异点也不会因此消失,所以此异点也是判断腰 部正中是否曾经扭伤过的一个证据。 银交异点在督脉循行线上,所以督 脉线上的腰部正中扭伤此点才会出现. 其治疗的腰扭伤也就只有是腰部正中的 扭伤了,因三棱针太粗.我临床上多用 1寸稍粗的毫针(28号)挑刺,试治数 例,疗效满意.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4 min read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的。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的。脾合黄色,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都与激烈的 竞争,过度紧张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关系,如美国综合医院门诊部 对病人进行随机研究,发现 65%的病人,与社会逆境、失业、工 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等因素有关。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恶劣的社 会习俗、落后的意识形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种种斗争矛盾等,都 可使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黄帝问道:何以见得?岐伯说:稻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收割在秋时,故其杆坚实。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许多物理因素,如温度、射线、不同频率的光、声以及电磁 场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健康长寿,尤其是温度对人 体的影响更为密切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3 min read
이제 감히 왕에게 고하오니 이 성읍이 중건되어 성곽을 필역하면 이로 말미암아 왕의 강 서편 영지가 없어지리이다 하였더라 왕이 방백 르훔과 서기관 심새와 사마리아에 거한 저희 동료와 강 서편 다른 땅 백성에게 조서를 내리니 일렀으되 너희는 평안할지어다 너희의 올린 글을 내 앞에서 낭독시키고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2 min read
古代名阁扁鹊有句名言:4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 病道少意思是说;老百姓所担忧的是自己患的病太多了, 而医生所担忧的则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了。历代的名医之所 以成为名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名医掌握r其他 Jokumsen Cook 12 Oct 2023 · 3 min read